返回1979黄金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206章 一些苗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1206章 一些苗头

    “送爱心到大陆赈灾晚会筹得善款6千万新台币,远超预期目标!”

    “通过这次大家对水灾的踊跃相助,我就知道两岸同胞的心从未隔开。www.biquge900.com我们应让这份善意延续,让灾区同胞看看台湾的风土人情。”

    “日前在台中市的街头募捐点,部分民众举起了‘盼亲人来访’的标语牌,呼吁当局进一步开放,让大陆团体正规访台。”

    “星云大师表示:天灾无情,但同胞有爱。邀请灾区代表来台,既是分享重建经验,更是让慈悲的种子在两岸生根。”

    邀请灾区代表来台,戳中了岛内的g点,热议纷纷。

    正如报纸所言:

    “两岸之间存在一定问题,但血浓于水的同胞情无法阻挡。此番各界纷纷行动起来,捐款的热潮席卷全岛。普通民众将自己的积蓄投入捐款箱、企业界慷慨解囊、文艺界人士举办赈灾晚会……这些物资和善款,带着台湾同胞的深情厚谊,跨越海峡,送到了灾区民众的手中。

    而小女孩的那封感谢信,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民众的心。这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应!”

    这便是张爱嘉与陈奇研究的,要加强呼吁,便可成事。

    针对水灾的爱心行动是天然纽带,可以将各方面凝聚到一起,利用两岸三地轰轰烈烈的积极氛围,一举冲开限制。

    其中还有一个潜藏的心理因素:港台对大陆都是有优越感的,大陆穷么。帮了穷亲戚一把,再邀请穷亲戚来家里看看,这种事他们乐意干。

    ………………

    香港。

    一间普通的办公室,电视机里放着一盘录像带电影。画面是黑白的,讲一个母亲独自照顾智力缺陷儿子的故事。

    只见母亲把孩子哄睡后,走到客厅倒了一杯水。她在屋内徘徊不定,轻轻的将杯子放下,倚靠在躺椅上。她开始抚摸自己的身体,似乎要自慰,但她的手又小心翼翼端起水杯,一头浇下,仿佛在浇灭自己的情欲之火……

    “gooD!”

    舒琪叫了一声好,赞道:“大陆出了个不错的导演,他竟然敢拍女性的性压抑。”

    “水杯的符号化象征运用的也可以。”助手道。

    “嗯,是这样。”

    舒琪点点头,将这部《妈妈》看完了,意犹未尽道:“挺棒的片子,虽然粗糙了些,但已经区别于大陆的其他电影,颇具先锋性……导演叫张园?”

    “对!”

    “多大年纪?”

    “还不到30岁!”

    “好啊,大陆也该出一批新锐了。”

    “这片子在大陆不受欢迎,听说只卖出三个拷贝。”

    “艺术片,没办法。不过我们得帮帮他。”

    舒琪琢磨了一下,道:“柏林、戛纳都结束了,威尼斯报名也来不及,我想想……对了!可以报名南特三大洲电影节,11月份举办,来得及!”

    “那要不要联系张园?”

    “沟通一下吧!我这边先把带子寄过去,看看南特能不能邀请参展,发出邀请就好办了。”

    舒琪,以前是《电影双周刊》的总编辑,后来不干了,自己开了一家电影发行公司,专门发行艺术片。他本身就是艺术片的崇拜者,看不上商业电影。

    那他怎么发行呢?

    一是利用自己在香港的人脉,为片子混几场放映;二是利用海外的人脉,推荐这些艺术片参加各种影展。倘若取得成绩了,就可以卖版权。

    而香港的艺术片少,他早将范围扩大到内地,帮助内地的一些片子出海。

    …………

    京城。

    还是蓟门饭店后边的院子,与去年相比冷清了一些,路学长加入东方集团了,王晓帅去福建电影制片厂——那边承诺给他执导的机会。

    就剩张园和娄烨俩人,娄烨每天还到处跑,忙着接活儿赚钱。

    不过今天二人聚在一块,张园显得兴奋无比:“香港的舒琪知不知道?”

    “那个专家?”

    “对对!他看了《妈妈》录像带,帮我寄给了南特三大洲电影节,电影节觉得片子不错,邀请我去参展呢!”

    “太好了!”

    娄烨为之高兴,道:“欧洲不愧是电影艺术的圣殿,比国内识货多了。”

    “是啊,能邀请我就说明有眼光嘛!”

    “那你拷贝、出国手续、经费什么的怎么办?”娄烨问。

    “舒琪先生说他会帮忙,我不用操心。唉,这才是提携后辈的善长仁翁,那东方集团假模假样,根本不扶持新人。”

    娄烨连连点头,非常羡慕。他也一直在攒钱,想拍摄自己的处女作。张园如今有出海的机会,倒是一条好渠道,可以跟舒琪搭上线,自己的作品以后也出海。

    “要不要告诉老路一声,咱们聚一聚?”

    “老路?他已经归顺体制了!不叫他。”

    俩人谁也没提一件事:送片子出海参展,用不用经过审查?

    他们或许不知道,因为《妈妈》在国内是正式公映的,已经审完一次了,可能觉得不用再审。他们或许也知道,但故意装糊涂,本能觉得官方不会同意《妈妈》出海。

    …………

    东方集团。

    田壮壮去年拍了《大太监李莲英》,今年初上映了,没什么水花。徐帆在里面饰演珍妃,他俩还谈了一段时间,很快就分手了。

    他在筹备自己的下一部电影。

    此刻,田壮壮正与北影厂的编剧肖茅研究剧本,肖茅是位女编剧。

    “这已经是第四稿了,你到底要什么样的故事?”

    “我想要我小时候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你把它加工出来,现在感觉还差点。”

    “哥!差不差的另说,你确定你这部戏能拍么?从头到脚全是政治敏感,陈老师那关你都过不去!要不你先跟他商量商量?”肖茅劝道。

    “这是我自己想拍的东西,我眼看就40岁了,忽然有一种感觉,我不想拍自己不喜欢的片子。只要能把《蓝风筝》拍完,我这辈子再也不拍戏了都可以!”

    田壮壮异常固执。

    “那资金呢?从哪里来?”

    “日本一家公司很感兴趣,答应给我投资。”

    “那审查呢?肯定过不了啊!”

    “我自有办法。”

    “……”

    肖茅拗不过他,道:“好吧好吧,我只帮你写故事哦。”

    难怪她犹疑,这部《蓝风筝》的脉络太吓人了:大体讲一个女人的坎坷人生,她的第一任丈夫被打成了老右,劳改时被倒下来的大树压死了。

    第二任丈夫,大饥荒的时候积劳成疾也死了。

    第三任丈夫,被批死了。

    就这种剧情,他怎么拍?但田壮壮在厂里身份不同,肖茅拒绝不了,只得帮着写。

    而田壮壮胡子拉碴的样子,想法非常坚定。

    由日本投资就是合拍片,剧本要送审的,他已经打算好了:如果剧本不过,他就假意修改,以获批准。但拍摄时,还按照原来的剧本拍,即可蒙混过关。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