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红色莫斯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81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索科夫中校!”马利宁和罗科索夫斯基商议之后,松开了捂住话筒的手,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我和司令员同志商量过了,你的部队距离杜博谢科沃会让站最近,必须派出部队去增援。www.luanhen.com

    索科夫结束与马利宁的通话后,握住话筒发了一阵呆,随后让通讯兵帮自己接通了别尔金的电话。别尔金如今就在距离会让站最近的那个镇子里,让他决定派遣多少兵力去增援。

    电话接通之后,索科夫开门见山地问:“副旅长同志,你们那里的情况如何?”

    “报告旅长同志,我们的侦察兵回来报告,镇子的西面有德军的装甲部队出现,看样子,他们打算对镇子发起进攻。”别尔金知道索科夫不会无缘无故打电话给自己,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任务,因此汇报完镇子的情况之后,试探地问:“你给我打电话,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是这样的,副旅长同志。”虽说在镇子附近已经出现了德军部队,但是向杜博谢科沃会让站派遣援军的命令,却必须无条件执行,大不了减少派遣的增援部队数量:“参谋长马利宁上校刚刚给我打来电话,说由步兵第316师的部队坚守的杜博谢科沃会让站,正遭到德军的猛攻,眼看就要失守,希望我们能派遣部队去增援。”

    “什么,派遣部队去增援杜博谢科沃会让站?”别尔金吃惊地说道:“难道上级不知道,我们这里很有可能也会遭到敌人的进攻。若是在此刻抽调兵力去增援,削弱了我们的防御力量,等敌人进攻时,我们怎么挡住敌人?”

    “这是司令部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执行。”索科夫说完这句话之后,放缓语气说道:“副旅长同志,你是前沿指挥,派遣多少人去增援,由你说了算。”

    别尔金显得很是为难,他喃喃地说道:“旅长同志,这可不好办啊。派遣的人数多少,肯定会影响到小镇的防御;可要是派遣的兵力少了,又起不到什么作用。要知道,没有反坦克武器的轻步兵,在敌人的坦克面前就是待宰的羔羊。”

    “副旅长同志,”索科夫思索了一下,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你从三营和四营各抽调一个连,以最快的速度赶往杜博谢科沃会让站,增援那里的守军。而剩下的部队,我想应该是有能力守住镇子的。”

    “好吧。”别尔金说道:“我立即把纳佐罗夫大尉和瓦夏少校叫过来,向他们布置任务。”

    卡尔索科夫见索科夫放下电话之后,一脸担忧地问:“旅长同志,我刚刚听到你告诉马利宁上校,说从小镇到会让站的这段距离,都是无遮无拦的开阔地,我们的部队在通过这片区域时,一旦被德军发现,很有可能遭到炮击或者轰炸。虽然这次只抽调两个连去增援,但我想部队的伤亡一定会非常惨重。”

    索科夫没有吱声,心想自己派遣两个连的兵力去救援杜博谢科沃会让站,不过是尽人事而已。说不定部队还没有赶到目的地,那里就已经被德国人占领了。

    他心里正这么想着,就听到旁边的卡尔索科夫小心翼翼地问:“旅长同志,我听说杜博谢科沃会让站只有不到30名战士,面对德军的猛攻,他们能守住阵地吗?”

    索科夫转头望向卡尔索科夫,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表情,二十几名轻步兵依托简陋的野战工事,而且还是在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的情况下,面对德军一个装甲车的进攻,要想守住那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他用沙哑的声音说道:“参谋长同志,我觉得阵地失守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只希望别尔金中校派出的部队,能赶在敌人占据会让站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样多少能延长会让站陷落的时间。”

    “从小镇出发,就算以最快的速度急行军,要赶到那里差不多需要一个小时。”卡尔索科夫摇着头说:“友军的指战员就算表现得再顽强,也不见得能支持一个小时。”

    索科夫盯着面前的地图没有说话,脑子里却在回想后世关于这场战斗的资料。

    按照大家所知晓的战斗情况,是一级指导员克洛奇科夫率领28名战士,顽强地抗击着德军装甲营的进攻。在消灭敌人18辆坦克和一百多名敌人后,坚守阵地的指战员全部牺牲。

    然而后世却有很多营销号,在大肆否认发生在杜博谢科沃会让站里的战斗,说是苏方杜撰出来的一个虚假宣传。

    为了证明他们的论点,还煞有其事地列举了诸多的“证据”。

    关于会让站战斗的报道,最早出现在11月19日的《消息报》上,该报一位名为伊万诺夫的前线通讯员,在一篇题为《战斗中的近卫第8师》(因为第316师于11月18日授予近卫称号,为近卫第8步兵师)的文章中提到了,该师防守在1075步兵团左翼的一个连在遭到德军包围的情况下击毁9辆坦克并使另外的3辆坦克起火,在奋勇作战之后击退了德军的进攻,守住了阵地,但非常有意思的是,该文中并未出现克洛奇科夫等人英勇牺牲的情况。

    同年11月27日,属于国防人民委员部的机关报《红星报》刊发一篇名为《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近卫军军人》的报道,在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了近卫第8师的28名战士击毁了德军18辆坦克,最后全体牺牲的“丰功伟绩”,成为“潘菲洛夫28勇士”故事的最初雏形之一。

    次日该报纸再次刊登了一篇名为《28位英雄的遗愿》的报道,由该报编辑部知名编辑兼作家的亚历山大·克里维茨基亲自执笔,首次对这次战斗做了“详细的具体描述”,并声称所有牺牲的指战员遗体都安葬在杜博谢科沃村的集体公墓中。

    1942年1月22日,克里维茨基又在其撰写的一篇题为《为了28位陨落的英雄》的随笔文章中提到了克洛奇科夫的遗言:“俄罗斯虽大但已无处可退,背后就是莫斯科”以及在文中声称这个“英雄故事”的最后一位幸存者伊万·纳塔罗夫,在野战医院伤重不治之前讲述了他们的战斗情况并首次公布了这“28勇士”的详细人名单。

    至此,为世人所熟悉的“潘菲洛夫28勇士”的故事就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除了新闻报道方面的资料外,他们还专门提到,根据苏军战报记录,在11月16日当天第1075团总共击毁了9辆德军坦克,这个数字仅为后期报道中“潘菲洛夫28勇士”击毁坦克数量的一半,还是全团的战果。

    营销号们通过种种所谓的“证据”,来竭力否认杜博谢科沃会让站发生过战斗,甚至对潘菲洛夫28勇士是否存在也提出了质疑。

    他们所发表的帖子,看似有几分道理,但只要细看,就会发现很多问题。

    比如他们所提到的克洛奇科夫,因为是政工人员,所以他的军衔是一级政治指导员,职务相当于教导员。但不学无术的营销号,甚至搞不清楚当时苏军的军事主官和政工人员佩戴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军衔,于是克洛奇科夫的军衔就变成了上尉,职务也变成了见习指导员。

    他们还口口声声说,战后某某将军负责调查此事,发现就连当时1075团团长卡普罗夫,也不知道在杜博谢科沃会让站曾经发生过战斗,更别说什么潘菲洛夫28勇士了,因此可以断定,这件事就是虚构出来的。

    但他们却丝毫不提,在罗科索夫斯基的战争回忆录里,曾经专门提到了克洛奇科夫带着潘菲洛夫部队的28名英雄,在杜博谢科沃村附近建立了举世闻名的功勋一事。罗科索夫斯基作为当时的第16集团军司令员,直接指挥着潘菲洛夫的步兵第316师,在杜博谢科沃会让站里有没有发生战斗,难道他不知道吗?

    而且营销号还说,既然阵地上的指战员都牺牲了,那么克洛奇科夫喊的那句:“俄罗斯虽大,但我们已经无路可退,身后就是莫斯科!”这句话,是如何被其他人所知晓的。

    他们说这些话时,似乎又忘记了,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里,克洛奇科夫喊出这句话时,不远处就放着一个炸断半截的电话话筒。虽然电话另一头的潘菲洛夫说的话,克洛奇科夫听不到,但克洛奇科夫说的话,潘菲洛夫却能听到。

    不过仔细琢磨一下,也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这些营销号是出于某种目的,因此不但竭力否认潘菲洛夫28勇士,甚至还恶意抹黑女英雄卓娅,说她从未攻击过德国人,反而到处纵火烧掉村民的房子,她不是被德国人杀害的,而是被愤怒的村民打死的。甚至连卓娅英勇就义的照片,都成了假冒的,卓娅英雄的形象被彻底抹黑颠覆。

    卓娅的悲剧还没有发生,暂时可以不提。但克洛奇科夫率领战士们坚守杜博谢科沃会让站的战斗,此刻正在进行。要是说这场战斗根本没有发生过,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

    索科夫脑子里想着后世营销号对潘菲洛夫28勇士和卓娅的抹黑,就不禁气得牙痒痒的。

    “旅长同志,旅长同志!”旁边的卡尔索科夫忽然发现索科夫满脸的怒容,似乎被什么事情激怒了,连忙抓住他的手臂,使劲地摇晃了两下。

    索科夫扭头望向卡尔索科夫,有些纳闷地问:“参谋长同志,有什么事情吗?”

    “旅长同志,出什么事情吗?”卡尔索科夫用手指着索科夫的脸,小心翼翼地说道:“您的脸色很吓人。”

    听卡尔索科夫这么说,索科夫脸上的表情显得很是不自然。他肯定不会告诉对方,自己是想起后世那些营销号抹黑卫国战争的文章而生气,而是掩饰地说道:“我一想到正准备向我们发起进攻的德国人,心里就是无名火起,正在想办法如何消灭他们。”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卡尔索科夫对他的说法信以为真,继续说道:“我们所占据的两个镇子里,各有两门火炮。就算德军向镇子发起进攻时,有坦克、装甲车掩护步兵冲锋,我们的指战员也有信心将他们击退。”

    “你说的没错,我们的指战员一定能将他们击退。”

    索科夫和卡尔索科夫闲聊几句之后,来到罗曼诺夫的面前,低头问他:“罗曼诺夫同志,那个隐藏的军火库里,还有多少火炮?”

    “具体的数目,我不太清楚,但至少还有20门。”

    卡尔索科夫恰巧听到了罗曼诺夫说的话,连忙走过来问道:“罗曼诺夫同志,你不是到那个隐藏的军火库去过几次么,怎么会搞不清楚里面存放的火炮数量呢?”

    罗曼诺夫连忙恭谨地回答说:“参谋长同志,我的确去过几次军火库,但有不少的火炮还装在木箱里,根本没有完成组装,因此我无法搞清楚火炮的具体数目。”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卡尔索科夫转头望向了索科夫,小心翼翼地问:“旅长同志,我们如今只有一个炮兵连,四门火炮,数量有点太少。您看,是否再派人取几门火炮出来,扩大我们的炮兵规模。”

    卡尔索科夫的提议,让索科夫有一瞬间的心动,但他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看过一部连续剧里,每次老李的部队搞到了什么好装备,旅长就会直接打个电话过来,笑呵呵地说:“老李,我恭喜你发财了。”然后就会命令老李把大多数的装备送到旅部去。

    自己如果在这个时候,派人从隐藏的军火库里取出数量更多的火炮,恐怕刚拉回步兵旅的防区,集团军司令部就通过特殊的渠道知晓了此事。罗科索夫斯基可不会打电话恭喜自己发财了,而是直接下一道命令,让自己所组建的炮兵部队,划给集团军炮兵主任卡扎科夫将军指挥,到时自己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不行,参谋长同志,我们现在不能增添更多数量的火炮。”

    “为什么?”卡尔索科夫不解地问:“有了更多的火炮,我们旅的反坦克能力就能得到极大的提高。别说敌人出动装甲营,哪怕是出动装甲团,我们也有信心将他们击退。”

    索科夫见参谋长没有明白自己的意图,只是淡淡一笑,随即不轻不重地说道:“参谋长同志,难道你忘记我们的两个炮兵营,是怎么消失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卡尔索科夫脸上的表情不禁一僵,他不禁回想起,旅长刚被派往了莫斯科,调走两个炮兵营的命令就下达了。如果现在组建新的炮兵营,恐怕要不了多久,也会被上级调走。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