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不是吧君子也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926章 绯闻公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笔趣阁最新域名: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926章 绯闻公主

    红尘客栈,一楼大堂。www.biquge900.com

    各桌之间的空气,安静了会儿。

    从门外返回的旅客撞见这一幕,有些不明所以。

    准备反驳的长袍文士也愣了一下,涌到喉咙处的话语,给咽了回去。

    众人相互对视,很是意外。

    窗边角落处,欧阳戎喂饭的动作丝毫不见停顿,置若罔闻,酒醒了差不多的妙思,很是满意,趁着大伙注意力都在京城八卦上面,她嘎嘎乱吃,大饱口福。

    余大娘子津津有味的磕着瓜子,桃源镇离洛阳太远,离云梦太近,她们算是下里巴人,大概率一辈子都去不了那里。

    这些洛京风华,她一介妇人,权且当做说书听,供茶余饭后,打发时间来用……就类似欧阳戎前世那些喜欢吃饭追剧的女生。

    周姓商贾面色如常的说完。

    他身旁的程姓商贾脸色有些诧异,显然也是第一次听说。

    “安乐…公主?还有这回事?”

    周姓商贾点头:

    “我刚从钱塘回来,那边的同行消息灵通,就是不久前发生的事,程兄这趟回去应该就能听到了。”

    长袍文士第一时间变了脸,立即找补:

    “原来如此,在下最近都在桃源镇,消息有些迟缓,若是阁下所言属实,那形势就很有意思了。”

    淡淡一笑,停顿下来。

    众人看见,他一脸高深莫测表情,挥一挥衣袖,卖关子一样的说:

    “封安乐公主,还赐予金册,特许开府,这可是近似她姑姑,当今圣人之女长乐公主的待遇啊,如此尊贵显赫,身份特殊,试问,她的父兄,浔阳王与浔阳王世子,是不是也要挪挪位置?”

    周姓商贾摇摇头:

    “这个就不清楚了。”

    顿了顿,他又补充了句:

    “不过到现在为止,这消息应该已经传遍全天下,皆知新晋公主的美名,我看钱塘那边的士人都在当街讨论,洛阳士林一向是全天下士人的风向标。

    “这位安乐公主,还没册封前就已经被洛阳士林热捧,是炙手可热的红人,现在得金册开府,更是火上浇油。

    “因为按照本朝的传统,正牌公主在朝堂上的地位极高,离圣人最近,又正得圣宠的话,有时候甚至还能代替圣人表态,例如此前的长乐公主,就在大周朝堂上权势极大,屹立不倒。

    “因为长乐公主喜欢诗词才子,很多在神都士林徘徊,无法走科举或屡试不第的才子士人,全都想走过这位权势公主的门路,就连有把握科举及第的士子,在春闱秋闱前,初来京城,都要礼貌性的去送上拜帖,投出一枚敲门砖,试试运气,若能被长乐公主相中,献上才艺,啧啧……

    “甚至,此等风尚,还形成了‘终南捷径’的不成文规矩,若是能被长乐公主青眼相加,往后的仕途简直平步青云,有她举荐,区区一个科举及第,十分简单……”

    酒楼内的众人,面面相觑。

    除了叹息点头的长袍文士外,大伙显然都是第一次听说。

    周姓商贾语气感慨道:

    “而现在,除了长乐公主外,又多了一位安乐公主,能够开府,也是得圣人宠爱……俨然就是下一位长乐公主,继承与她姑姑一样的显赫权势,这代表某些‘终南捷径’的机会,又多上了一份。

    “再加上一传十、十传百,传的越来越玄乎的美艳之名,什么洛阳第一美人……现在也不知有多少洛阳士子仰慕追捧,想得这位新晋的公主殿下青睐。

    “这些热捧也从洛阳士林扩散,传的天下士林皆知,只要是士子,就没有不关心仕途科举的……我也是这趟回去,从钱塘士子那里听来的,都在街边热议此事。”

    长袍文士似是感同身受,嘘唏道:

    “那是当然,而且没记错的话,这位安乐公主,还是碧玉年华,未曾婚嫁吧?距离挑选驸马也不远了……只是在下真没想到,册封开府的进展会这么快,这浔阳王一家,不是今年初才刚回京吗,才刚见面,圣人就对这位孙女喜爱有加?”

    程姓商贾倒了杯酒,忽然道:

    “我偶尔听到一则风言,不知真假。”

    众人看去,长袍文士代为问道:“什么风言?”

    “听说这些小公主,与圣人年轻时的相貌有那么几分神似,祖孙之情难免多上一些,有份隔代亲在。”

    “还有这等事?”

    周姓富商的脸色顿时严肃了些,俄顷,缓缓点头:

    “……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我就说那什么洛阳第一美人、皇室第一美人之名传的这么玄乎,就算安乐公主姿容绝美,宛若仙子,也都有些过犹不及了,毕竟还有长乐公主在一旁,这美名夸的有些得罪人了,但是程兄这么一说,就很合理了。

    “神似圣人年轻时的容貌,这位小公主殿下不管姿容如何,都必须是京城最美了,连长乐公主都得心服口服的夸,以往名声在外的几位本朝奇女子们也得让道,再怎么赞扬都远不为过……原来神都那边,没人是好色热血的糊涂蛋,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长袍文士闻言,也忍不住赞扬一句:

    “兄台此言是极,是极,乃真知灼见。”

    周姓商贾摆手:“过誉了,我也是刚反应过来。”

    顿了顿,似是谈兴不错,他又想起某事,主动道;

    “安乐公主是没婚嫁,不过,我在钱塘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也不知道是不是浔阳王一家曾待过的江州,和钱塘一样都在江南,隔得近,一些过往的消息挖掘的快……”

    他有些欲言又止。

    长袍文士忍不住催促:“到底何时?”

    程姓商贾和其他宾客们也眼神投来。

    周姓商贾犹豫了下,说:

    “这是钱塘士子们私下传的,好像是从江右士林那边传来的,浔阳城就在那边……听说,未入京发迹前,安乐公主随父兄潜居浔阳时,与时任江州长史、现任江州刺史欧阳良翰,私下有些交情,隐隐有些风言风语,说是、说是爱慕青睐……”

    众人闻言一愣,长袍文士下意识问:

    “你说的是,那位名扬天下的守正君子欧阳良翰?”

    “没错,应该就是他,一个强力佐证就是,欧阳良翰曾作一首《琵琶行》,刚传到京城的时候,当时初来京城还未册封名号未站稳脚跟的小公主,就在极力推荐,还在长乐公主府的中秋晚宴上,钦点此诗为中秋诗词魁首,

    “此事,在当时的洛京还惹了不小风波,此诗境界如何不提,试问,这等不遗余力的赏识力荐,关系能简单到哪里去?再加上那时候小公主一家还未发迹,小公主也年纪尚小,情窦初开之际,自然是容易滋生情愫的时候。

    “而欧阳良翰却清名满天下,又是就任当地的父母官,年纪轻轻,大权独揽,意气风发的……有时候,少女怀春其实就是那一两眼的事……”

    气氛有些寂静。

    大堂内吃瓜的众人顿时意会,有人脸色豁然的点头,觉得此言很有道理。

    角落桌子前,欧阳戎停止了夹菜,突然伸手去开窗户,推开了一条缝,似是往外瞧了瞧。

    细丝雨点落在脸上,雨已经小了不少。

    袖中,妙思本来正四仰八叉的躺着,轻轻摸着鼓鼓的小肚子,消化食物,听到外面的话后,两手捂嘴,忍着笑。

    听周姓商贾说了一大通话,长袍文士隐隐有些挂不住脸,之前都是他一直掌握大堂内的聊天节奏,眼下隐隐被人抢了风头。

    不过谁叫人家消息确实比他灵通,而且大概率也不是故意的。

    长袍文士朝这两位消息灵通的商贾抱了抱拳:

    “受教了,二位是有见识之辈,可还有其他指教的?”

    程姓商贾沉稳安分些,察觉到长袍文士有些不愉快的情绪,立即抱拳回礼:

    “指教不敢当,除了这些外,鄙人与周兄知道的,和阁下差不多……”

    长袍文士脸色缓和了些,周姓商贾却突然道:

    “倒是还有一件风闻,听说当朝圣人,准备这两个月在紫薇城的明堂举办一场祭祀典礼,不仅要求浔阳王、相王等离氏子弟到场,卫氏那两位亲王,还有卫氏主要宗亲们,也全都要来,只要人是在洛阳,这也算是离、卫两家难得一见的齐聚同一屋檐下,也不知道圣人为何如此安排。”

    长袍文士闻言,这一次却没有什么恼色,反正仰头,摸了摸胡须,语气笃定道:

    “这就对了,这场明堂祭祀,或许就是决定真正皇嗣之位人选的关键节点。圣人此举真是高啊。”

    众人疑惑问:“什么意思。”

    周姓商贾、程姓商贾也眼神不解的看向卖关子的他。

    长袍文士对此气氛十分满意,他压低嗓音,煞有其是的分析道:

    “浔阳王幼女加封为安乐公主,只是一个开始,既然先这么做了,后续她的父兄浔阳王和世子,自然也有安排。

    “圣人或许真的喜爱安乐公主,有隔代亲在。但是圣人每一举措都是有深意的,说不得就是借助这份众所周知的偏爱,去行方便之事。”

    众人面面相觑。

    长袍文士却大胆给出推测:

    “而接下来的明堂祭祀,就是一个重要节点,在下有预感,会有一些重要的大事,或说重要的方向选择,在这个节点前后发生。

    “这一天绝不简单,说不得就是狂风暴雨,因为最忍受不了浔阳王一家高升的,是卫氏,浔阳王再往上升,岂不就是皇嗣了?卫氏的魏王、梁王这能忍?两家本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次浔阳王回京,大大增强了离氏的力量,卫氏不会坐视不理,绝对会发难的……”

    笃定说完,长袍文士朝周、程两位商贾淡淡道:

    “二位且看,下一次洛都有消息传来,定然是这明堂祭祀前后,发生了大事,肯定是离卫两家神仙斗法,皇嗣之争,你死我活,说不得就有一方突然轰然倒下……真是兴也快哉,亡也快哉。”

    大堂内,很多人听的,觉得格外有道理,配合着点头。

    也有如周姓商贾、程姓商贾等人,对视一眼,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却又说不上来,或许是因为对方分析的太过顺畅,太过理所当然,但这般理由,并不足以让他们站出来扫人兴致,便也就专注酒杯之事去了。

    至于笑眯眯的余大娘子,只要付酒钱就行,怎么聊天装逼都没事,反正红尘客栈在桃源镇,天高皇帝远的。

    两位商贾同时朝长袍文士举杯,客气敬酒。

    后者喜笑颜开,痛快畅饮,喝的面红脖子粗的。

    果然,没有男人是不喜欢键政的。

    咯噔——!

    吱呀——!

    突然,大堂内相续响起了一连串异声,好像是有人站起身时推开了凳子,凳子脚摩擦地板,发出的略微刺耳之声。

    还没等余大娘子与大堂众人反应过来,找到声源,一个面孔凶横的汉子已经从座位走到了柜台边,朝新来使女闷声道:

    “结账。”

    众人目光投去,发现这是此前一直独坐窗边角落的那位略怪的客人。

    刚刚大伙热聊,连他隔壁的两位商贾都加入了,这个大老粗却依旧埋头吃酒,没来参与,饭菜吃的是津津有味,像饿坏了一样。

    只见,他桌上的饭菜,此刻已被一扫而空,盘子比人脸还要干净,和饿死鬼投胎一样。

    桌边的窗户不知何时,已被打开了一半,露出外面的景色。

    屋檐不间断的落下细碎雨珠,像一幅偷工减料的珠帘,外面街上的行人没有打伞,落了一夜的雨水好像是停了。

    云梦的烟雨就是这样,像一位撑着油纸伞穿过雨巷的姑娘,匆匆的来,匆匆的去。

    柜台边,新来使女结账完毕,交还了碎银,不理余大娘子的媚眼和关心,那位“凶横汉子”扭头就走,两手拢袖姿势,他头不回的大步出门,一头扎紧了门外深沉如墨的夜色中。

    长袍文士,还有周姓、程姓商等人都没在意这旁支末节。

    大堂内继续沉浸在欢笑之中,推杯换盏,今宵不醉不散……

    (本章完)

    <!-- 翻页上aD开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