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最新域名:
www.biquge85.com ,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445章 丙稀酸涂料
水性内墙涂料,是高凡为兴龙涂料公司规划的第三代产品。
www.luanhen.com
第一代是船用防污涂料,目标市场是沿海的小型渔船和运输船,这个项目为兴龙涂料公司赚到了第一桶金。
第二代是工程用的反光涂料,主要用于涂刷道路交通标线,目标客户是各地的公路局、交通局。陈兴泉带着一群同乡跑遍全国各地进行推销,两年间已经做了几百个工程,赚到了2000多万的利润。
凭借这些利润,陈兴泉把涂料厂从位于雁洲县远郊的南濠乡搬到了县城旁边,请专业的建筑公司建起了规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生产设备也进行了升级,俨然有些现代化大企业的模样了。
船用涂料和反光涂料的业务依然还在做,但跟风模仿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了,对兴龙公司构成了强大的竞争威胁。
这两种涂料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一是都有工程化的特点,客户往往希望厂家派技术人员到现场去进行指导,业务量上升之后,兴龙公司进行售后服务的压力随之增大。
第二则是市场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一旦当地出现市场保护的倾向,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兴龙公司的产品拒之门外。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正是国内市场意识上升,而市场规则尚未建立的年代。各地政府都开始重视本地的经济发展,抓紧培育本地的产业。
为了让本地的企业能够得到发展,许多地方的政府都祭出市场保护的武器,用行政力量打击外来商品。派出民兵在路口设卡拦阻外地运货车辆这种事情,在此时完全不算是新鲜事,理由就是一个:这个市场是我们家的,外地的商品不许运进来。
反光涂料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工程,这类工程都是由当地政府主导的。一旦当地有了自己的涂料厂,哪怕产品品质远远不及兴龙公司,只要地方领导发句话,公路局也只能乖乖地使用本地涂料。
再至于说幕后的各种不能见光的交易,就更不必说了。在这方面,本地企业远比外地企业有更大的优势,七大姑八大姨,扛过枪下过乡之类的交情,不是陈兴泉的业务团队靠三寸之舌能够抗衡的。
在这种情况下,高凡便为兴龙公司规划了第三代涂料产品,即用于建筑装潢的水性内墙涂料,也就是后世家庭装修时俗称的墙漆。
高凡提出这项产品的理由在于:一方面,各地正在大规模开展住房建设,建筑家装市场即将蓬勃兴起,而且将持续至少30年的时间,内墙涂料是一种市场长盛不衰的商品;另一方面,面向家用的内墙涂料属于家庭消费品,主要是依靠品牌营销,不容易受到地方保护政策或者关系营销的影响。
中国的建筑内墙装饰,传统上使用的是石灰涂抹,其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耐水,容易掉灰。后来,一些高档次的建筑,以及诸如医院、实验室等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建筑,开始在内墙使用油漆作为涂料,能够起到较好的耐水性,干净且易于打理。
油漆涂料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施工难度大,要求墙面的基底必须非常干燥,还要多次刮腻和打磨,否则漆皮就容易起泡、粉化直至脱落。事实上,使用多年的油漆墙面往往都会出现漆皮脱落的现象,效果甚至还不如石灰。
再往后,开始出现了乳胶漆涂料,可以有效地弥补油漆涂料施工性差的缺点。至70年代后期,国内研制出了水溶性聚乙烯醇涂料,其具有成本低、环保性和施工性好等优点,开始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高凡提出的内墙涂料,使用的是后世普遍使用的改性丙稀酸乳液作为成膜物质,也就是所谓的“基料”,再添入颜料、溶剂、助剂等。
丙稀酸涂料在耐水性、耐擦洗性、耐久性、附着力、环保性、装饰性等各方面都明显优于聚乙烯醇涂料。唯一的缺点就是价格更贵,差不多是后者的五倍以上,如果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装饰,会极大地提高建设成本。
但是,如果考虑到家庭应用的场景,则价格就不是特别关键的因素了。随着收入的提高,百姓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与日俱增,只要你能把诸如“零污染”之类的概念炒作出来,百姓是愿意买单的。
丙烯酸涂料在后世被商家们玩出了各种花样,什么抗菌防霉、零甲醛、宝宝保护之类的,其实技术上并不神秘。
高凡没有一次性地把这些概念都提出来,只是照着最原始的产品模式,提出了一个基本设计。以他原来的想法,在南方稀土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他就要到兴龙涂料公司去呆一段时间,帮助陈兴泉他们把产品做出来。
后来在中科大与徐云聊天时,他灵机一动,便聘请了徐云和他的“四十八条腿”老师周冬智去担任工艺工程师,完成最终的产品设计和工艺开发。
内墙涂料的技术难度,对于徐云、周冬智这些人来说,根本是不值一提的。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兴龙涂料公司的丙烯酸内墙涂料就研制成功了。经过测试,其性能全面优于国内市场上现有的各种内墙涂料。
这个年代,国外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丙稀酸涂料,但相对于国人来说,属于极其高端的奢侈品,国家只进口了极少量的一些,用于一些高级建筑物的装修。
兴龙公司的丙烯酸涂料,价格比传统的油漆或聚乙烯醇涂料贵出不少,但与进口涂料相比,就显得非常亲民了。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不需要使用外汇,所以是可以大量供给的。
涂料开发出来了,如何销售就成为一个新的问题。陈兴泉的团队拥有丰富的销售经验,但这些销售经验是从销售小塑料制品中积累起来的,主要手段就是与客户单位的领导吃吃喝喝,再加上坚忍不拔、唾面自干的品质,这样的能力,用来推广一种面向高端消费者的新产品,就有些不匹配了。
这时候,高敏主动提出,由她带领一个团队,去尝试一种新的销售模式。
<!-- 翻页上aD开始 -->